机械-成都钢化玻璃生产急剧上升
就目前我国玻璃行业出现的诸多问题,今年上半年,国家经贸委《建材工业“105”计划》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行玻璃深加工产品的目标,要求玻璃深加工率到达3 0%。这对众多玻璃企业来说无疑是1个利好消息,“嗅觉灵敏”的企业开始倾情出击,大上钢化、中空等深加工项目。据1项可靠数据显示,仅4川钢化玻璃市场就预计在去年同期4 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提高20%以上,专家估计不低于60万平方米。但是近期成都地区钢化玻璃生产数量远不止这些,已呈直线上升趋势。据不完全统计,西南地区现已上和拟上的钢化玻璃生产线不下14条,川渝约12条,成都地区已达10条。更令人吃惊的是在成都外东,1条不足两站路距离的建材路上就有5 条钢化玻璃生产线将诞生。 蓉城支起10条线有人说,外东建材路不应叫建材路,应当叫玻璃路。由于过去这里姓“玻”的企业仅3家,且均为国企。如今这里已构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之势:有中外合资的明达玻璃(成都)有限公司(下称明达),有国有企业成都玻璃厂(下称成玻),军工企业国营157厂(西南玻璃厂,下称157),民营企业成都市宏达镀膜玻璃有限公司(下称宏达)。据悉,明达于1 998年即投资兴建了1条国产平弯钢化玻璃生产线,成为成都地区的钢化旗舰。此条生产线虽为中等炉,但基本是满负荷运转,很多玻璃厂家还在该公司加工钢化玻璃。而近期,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,公司又耗巨资引进了德国钢化生产线,预计该条生产线1 0月份将正式投产。成玻对外亦称钢化线将于9月投产。157厂原有1条芬兰产的钢化线,据悉近期又将引进1条国产的钢化线。如此1来,建材路上即有5 条钢化线(宏达不在此列)。据知情人士流露,3家企业几近同时上线,且铆足了劲想火拼1把。但是如此短距离交火,势必引发价格大战,鹿死谁手只有拭目以待了。除建材路上新上3 条钢化线外,宏达原也打算在此上线,后见此情形,将钢化线放在了内江。另外,位于建材路附近的1家特种玻璃厂,在媒体上1直宣扬在建1条大型钢化玻璃生产线。另有消息称,成都通达工艺玻璃有限责任公司(下称通达)也将上1条大型钢化线,但当问及该公司时,有关负责人却讳莫如深,婉言相拒。很明显通达是在明修栈道拆迁评估不服怎么办,暗渡陈仓。如此1来,成都地区建钢化线多达1 0条。如果按每条钢化线平均年产30万平方米计算,成都钢化玻璃年产量将达300万平方米。据业内人士称,这样的产量远远高于目前成都市场的需求,最少产量的增长远大于市场的增长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里所谈还不包括沿海地区投入成都市场的钢化玻璃产品,纵观全国,情势之急其实不是耸人听闻。局内人士“对对碰”业内人士很清楚,在成都市场上目前真正运转正常且有较好效益的钢化线是明达、成都新世纪安全玻璃有限公司(下称新世纪)和4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国栋)3 条线,而国栋对外号称年产钢化玻璃86万平方米。国栋副总经理周荣侯在接受采访时称:“我们的钢化线为芬兰大型超薄、超厚生产线,芬兰设备是世界上1流的设备,并且我们引进此生产线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建筑市场,其加工的厚薄区间有相当的能力,可钢化2 .5毫米~19毫米,宽达2.4米~..1米。因此,我们具有很强的设备优势和市场优势,并将依然保持在深加工市场上的领头羊地位。”与国栋相比,明达玻璃(成都)有限公司玻璃加工厂销售开发科的曾晓更加自信。曾晓称:“目前我们正在运行的平弯钢化线,虽是国产,但大家可以看得到,运转基本为满负荷,其他厂还在我厂进行钢化加工。不排除有的厂可能正是看到了该线有较好的效益而有此打算。另外,我厂目前花巨资引进的德国最新钢化玻璃生产线也将于1 0月下旬投产,该线不论是设备、档次,还是加工能力都是目前最好的。其最大特点是能耗低、自动化程度高、钢化玻璃品质稳定。可钢化3 毫米~19毫米,最大规格5.2米~2.6米的各种玻璃,月产可达1.8万重量箱。因此,对我厂的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,我们很有信心。”相对国栋、明达合法有证房屋可以强拆吗,新世纪和成玻要低调1些。但对新上项目仍持乐观态度。认为国产有国产的优势,引进有引进的优势,关键是看怎样操作。新世纪副总经理周芳格外谨慎,对公司钢化线的生产经营状态3缄其口。比起“局内人”来,“局外人”说话要轻松很多。年初刚成立、生产销售1直较好的成都银盾防弹防火玻璃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殷继烈,对目前成都钢化玻璃市场的“突变”显得有些惊讶,称“上钢化线得要慎之又慎,不过,任何事也要1分为2,有弊也会有益嘛。”成都金长城特种玻璃厂的刘工程师说:“目前我们还没有上钢化线的打算。我们将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,坚持以质量为本、信誉至上的原则,建立企业在市场上的良好形象。”1样对成都钢化玻璃市场“突变”不10分清楚的维民玻璃厂本来已在新都购买了56亩地,拟做上线准备。当告之实情时,他称要看1看再说,目前上线与否不是资金的问题,是要根据市场来考虑了。众人皆醉谁独醒就目前蓉城“钢化大比武”的这1现象,究竟对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,如何规避市场风险?业内人士也纷纭发出了不同的声音。4川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镀膜公司的罗亦信,对目前钢化线发展状态10分忧愁。他认为,目前钢化市场10分混乱,市场竞争10分惨烈。川玻钢化线是美国设备,应当是很不错的,但目前这条线吃不饱,年产还不到1 0万平方米。罗称,现在虽然钢化线很多,但真正能发挥配套优势的不多。钢化线与其他加工产品还有些辨别,除设备外,还需要有很好的操作经验。身处建材路“钢化闹市区”的宏达老总潘乾云称,当初也打算在成都上1条钢化线,但看到明达、157、成玻都要上线,才决定移师内江。他认为目前成都有35条线即可满足市场需求,1下增加到1 0条线,明显有些过剩。这样下去,钢化线在成都早晚会打起价格战。新世纪周芳认为,现在是市场经济,上不上线多是企业行动,但突然上了这么多,不管对市场还是对企业都会有冲击。要做的准备1是在经营策略上会有考虑,2是将在产品质量、服务质量上下工夫,以此提高企业信誉,赢得市场。当问及国栋副总周荣侯国栋地处双流受影响是否是会小1些的问题时,周称:“相对小点,但地域性不是主要的问题,蛋糕肯定会被分割,我们也会采取相应措施。同时,我们还可与其他加工产品配套,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。”而明达的曾晓对此却抱以乐观态度。他认为,目前从我国深加工率来看是很不够的。长远看,钢化线的发展对市场是个促进。项目上多了,企业自然会降本钱;价格低了,用户也会增加,需求也会相应增加。他认为玻璃深加工是发展的一定趋势,78条生产线不会有很大的问题,但在需求还未跟上时,现在上这么多线的确为时过早。4川省水泥玻璃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任荣认为:过去我国玻璃深加工发展较为落后,现在国家大力推行深加工玻璃,市场也有需求,利润也比较大,但1哄而上,竞争肯定会更加重烈,终究还得由市场来解决。对企业来讲,选择某个项目,应当在产品的发展和市场的潜力上多加考虑,竞争是一定的,但科学决策也是必要的。